资料内容:
1. 神经网络:AI 世界的基石
神经网络,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概念,其灵感来源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结构 。想象一下,人类大
脑中有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无比复杂的网络。当我们看到、听到、思考
或者行动时,神经元之间就会传递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神经网络便是模仿了
这一过程,构建出一个由人工神经元组成的计算模型。
在神经网络中,基本的组成单元是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就像是大脑中的一个神经细胞,它接收多个输
入信号,这些输入信号类似于大脑神经元接收的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然后,神经元对这些输入信
号进行加权求和,并通过一个激活函数来决定是否 “激活”,也就是是否产生输出信号。这个激活函
数就像是大脑神经元中的某种机制,决定了神经元在接收到信号后是否做出反应。如果激活函数的输
出超过某个阈值,神经元就会被激活,产生一个输出信号,这个输出信号又会作为其他神经元的输入
,如此循环,形成了信息在神经网络中的流动和处理。
神经网络的结构通常包含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输入层就像是我们的感官,负责接收外部的数据
,比如图像的像素值、文本的单词等。隐藏层则是神经网络的 “大脑”,负责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复杂
的处理和特征提取,它可以有一层或多层,每一层中的神经元通过不同的权重连接到下一层的神经元
。输出层则根据隐藏层处理后的结果,给出最终的预测或决策,比如图像识别任务中的图像类别、自
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文本分类结果等。
神经网络是深度学习的基础,就如同地基是高楼大厦的基础一样 。没有神经网络的发展,就不会有如
今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的辉煌成就。它为深度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模型架构和计算方式,使得计算机能
够自动地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到复杂的模式和特征。在深度学习中,我们通过构建更深层次的神经网
络,也就是增加隐藏层的数量,让模型能够学习到更抽象、更高级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泛
化能力。例如,在图像识别领域,简单的神经网络可能只能识别一些简单的形状和颜色,而深度学习
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通过多层的卷积层和池化层,可以学习到图像中更复杂的特征,如物体
的轮廓、纹理等,从而实现对各种物体的准确识别。
2. 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
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充满了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探索,它见证了从最初
的理论萌芽到如今成为推动科技进步核心力量的蜕变。下面,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探寻神经网络发
展的关键阶段。
2.1 启蒙时代的曙光
20 世纪 40 年代,神经网络的研究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1943 年,心理学家 Warren McCulloch 和数
学家 Walter Pitts 提出了 M-P 模型 。这一模型模仿生物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通过逻辑运算来模拟神
经元的激活过程。在 M-P 模型中,神经元接收多个输入信号,这些输入信号被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
进行加权求和,当求和结果超过某个阈值时,神经元就会被激活并产生输出。M-P 模型虽然简单,但
它为后续的神经网络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就像是为黑暗中的探索者点亮了第一盏明灯。
1949 年,心理学家 Donald Hebb 提出了 Hebb 学习规则 。该规则描述了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即权
重)的变化规律。Hebb 认为,当两个神经元同时被激活的次数越多,它们之间的连接强度就会越强
,简单来说就是 “一起放电,一起连接”。这一规则为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让人
们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来使神经网络学习到有用的信息。例如,在一个简单
的图像识别任务中,当神经网络多次接收到猫的图像时,与识别猫相关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就会
逐渐增强,从而使得神经网络能够更好地识别猫的图像。Hebb 学习规则的提出,为神经网络的发展
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神经网络不再是一个静态的模型,而是具有了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